了解“两对半”指标的具体含义
一般地说,乙肝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,但并不能反映病毒有无复制、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强弱。乙肝病毒表面抗体(HBsAb)是一种中和性抗体,HBsAb阳性通常代表乙肝已康复或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。接种乙肝疫苗后,若仅此项阳性,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正常现象;乙肝病毒e抗原(HBsAg)阳性为病毒复制的标志。若HBeAg持续阳性三个月以上,常预示乙肝有慢性化倾向。乙肝病毒e抗体(HBeAb)阳性为病毒复制停止的标志,说明病毒复制减少,传染性较弱,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。乙肝病毒核心抗体(HBcAb)阳性是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。其中,核心抗体l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的标志;核心抗体lgG是感染乙肝病毒后都会出现的标志。
通常,医生可以通过“两对半”的不同组合来判断乙肝感染的现状和预后。体检者若发现“两对半”检查报告中有阳性指标,最好能找专科医师咨询。
熟悉常见“组合”的临床意义
1、“大三阳”
通常所说的“大三阳”,就是在乙肝“两对半”检查中,表面抗原(HBsAg)、e抗原(HBeAg)和核心抗体(HBcAb)为阳性,其他为阴性。
一般地说,乙肝“大三阳”表示病毒复制活跃,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阳性,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。需要提醒的是,“大三阳”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程度的一个指标,仅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,并不能反映肝功能正常反映与否,故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。
2、“小三阳”
乙肝“小三阳”是指表面抗原(HBsAg)、e抗体(HBeAb)和核心抗体(HBcAb)为阳性,其他为阴性。“小三阳”代表体内有乙肝病毒复制,通常由“大三阳”转变而来,e抗体(HBeAb)阳性代表人体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。
当发现乙肝“小三阳”以后,应检查乙肝病毒DNA及肝功能。若HBV-DNA(+)且肝功能异常,说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强。若HBV-DNA(—)且肝功能正常,说明病毒复制已不活跃。
3、“两对半”全阴性
乙肝“两对半”全部阴性,说明机体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,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,是接种乙肝疫苗的指征。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前,一定要先检查乙肝“两对半”,若检查提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、表面抗体、e抗原、e抗体和核心抗体均为阴性,且肝功能正常,才能接种。
需要提醒的是,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,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,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——乙肝病毒表面抗体。另外,患有血清病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荨麻疹、以及对青霉素、磺胺等药物过敏者,也不能接种乙肝疫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