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品说明书是日常用药的好帮手,但很多人一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就犯晕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药学部周李捷药师提示我们,其实,只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,就能帮助我们安全用药。
拿到药品说明书,首先要看适应证这一栏,尤其非处方药(OTC)。因为很多药品的名称往往只差一两个字,但是作用完全不一样。
例如阿糖胞苷和阿糖腺苷,只有一字之差,乍一看好像差不多,其实前者是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,而后者只是治疗普通疱疹的药物。用药前先查阅说明书,能防止误用或用错药品。一旦发现适应证和自己的症状不同,应该暂停使用该药品,及时询问专业人士。
很多人容易把这两项搞混,看到说明书上满页面的“不良反应”而不敢用药,其实这是对说明书最大的误解。
理论上,不良反应写得越全,反而越安全,说明该药物经过数量巨大的各种人群使用,才能得到全面的不良反应报告。并且,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,大部分情况是少数人群才会出现,不必因此而不敢用药。
比如常用的止痛药塞来昔布胶囊,其不良反应从胃肠道到全身各个部位都有,看起来不禁让人害怕,但细看,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只有2%左右,如偶尔服用,发生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。
更需要关注的是,禁忌证这栏里所指明的人群,是绝对不可以使用该药品的,如果使用,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威胁生命,一定要在使用前确认清楚。
用药前必看的一栏,多数药品都会写明每日几次、每次几片或者几毫升。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日常使用比较频繁的抗生素等药物,往往用法用量中会用到“毫克/公斤”这样的表达方式,特别是儿童用药剂量按此表述居多。
意思是患者每公斤体重使用多少毫克药物,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做一个简单的计算。
比如儿科常用的“草莓药”——头孢克洛干混悬剂,其外盒上明确注明规格为0.125克/袋,而说明书上的用量则是20毫克/公斤/天,每8小时1次。计算时,先把0.125克换算成125毫克,再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计算,例如小朋友的体重是10公斤,那每天总量就是200毫克,差不多就是每日3次、每次半包的剂量。
一次使用多种药物的时候,尤其是儿童和老人,需要看看这两栏中是否有同样的成分,以及作用相同或者相斥的成分,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。
比如抗生素、祛痰药、止咳药等,都不建议同时使用多个。如果实在难以区分,一定要先咨询专业人士。
例如家里常备的止痛药散利痛和感冒药日夜百服宁,有很多人感冒的时候为了能快速起效会一同服用,其实这两个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,如果经常一起服用的话,很容易会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超量对肝脏造成损害。
孕妇及哺乳妇女、儿童、老年人群,在用药时应重点关注是否有相关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,用药后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。
例如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,都会对儿童骨骼发育产生抑制,均为18岁以下儿童禁用。
一些特殊药物对保存环境有特殊要求,如胰岛素,一般没有开封的胰岛素笔芯需要储存在温度在2~8摄氏度的地方,也就是日常冰箱存放牛奶的位置,而开封后的胰岛素笔芯则可在30度以下的常温条件里存放6周。开封后的胰岛素笔不建议冷藏。
掌握以上这些方法,药品说明书就不再是“天书”,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药品说明书,它不是一张可有可无的纸条,而是我们日常用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