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官从政者如何利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,不仅仅是个人私事,更是关系到能否履职尽责、廉洁从政、保持家庭和谐的要事。明代学者薛瑄在《薛文清公从政录》里写道:“守官最宜简外事,少接人,谨言语。与人居官者言,当使有益于其身,有益及于人。”这对于当今广大党员干部而言,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。
能否善于“简外事”,关系到自身本领的提高。马克思在《1861—1863年经济学手稿》中提出:“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,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,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。”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,如何利用工作“八小时之外”的时间,是人与人之间工作能力、工作业绩拉开的重要因素,是决定一个人在事业上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有的党员干部“忙外事”现象提出批评:“如果成天忙于应酬,甚至白天黑夜都陪吃陪喝陪逛陪玩,不学习充电、消化政策,不下基层调查研究、掌握第一手情况,不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,结果不仅损害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,而且影响领导干部身心健康和素质能力。”党员干部想有所作为、有所成就,就要自觉做到“简外事”,减少不必要的应酬,把时间用于钻研业务、“充电”提高。
能否善于“简外事”,既是改进作风的有效手段,也是防治腐败的重要环节。“立身成败,在于所染。”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,必要的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,但交往必须有原则、有界限、有规矩。现实中大量事实表明,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把握不好“八小时之外”的社交圈、朋友圈和生活圈,就很容易出问题。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,有些干部热衷于交友,奔走于“送往迎来”的应酬,沉溺于“推杯换盏”的快感,不知不觉就“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”了。因此,对党员干部而言,远离诱惑、防范被“围猎”,就要耐得住寂寞,不断净化社交圈、生活圈、朋友圈,慎独、慎友、慎言、慎行。
能否善于“简外事”,还关系到家风建设。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个人之进退、一家之荣辱,而且对整个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都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,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把家风建设作为人生必修课,时时、事事、处处带头抓好家风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要求党员干部,“除了工作需要以外,少出去应酬,多回家吃饭。省下点时间,多读点书,多思考点问题”“陪伴家人、尽享亲情,清茶一杯、手捧一卷,操持雅好、神游物外,强身健体、锤炼意志”。党员、干部要把“简外事”作为修身齐家的重要内容,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。